企业创新集中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:
1.引进新产品;
2.创造新技术和运用新的生产方法;
3.开辟新市场;
4.发现新材料供应的来源;
5.采用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。
企业精神既不是科技,也不是艺术,它是一种实践和行为。如果说人的生命在于运动,那么,企业的生命在于设想,在于开拓、进取、永不满足是企业获胜的最重要的规律。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和满足,所以,企业不单是以科学或技术创新的重要性,更是以对市场和顾客的贡献来衡量创新的价值,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同等重要。创新企业意识到,一个成功的新设想所创造出的新市场往往是出乎意料的。
企业职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,而是后天培养和锻炼的。这就需要企业自己主动去创造一个培养和锻炼的环境条件。职工是处在一个守旧的企业环境,还是处在一个创新的企业环境,其创造力的发挥不大一样。为什么有的企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,而有的企业却难有建树?为什么有的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职工群众的普遍行动,而有的企业却把它看作少数科技人员的事,大部分职工都没有创新的意识和冲动?为什么有的企业也在成天喊创新,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?我们认为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缺少了一种创新的环境。那么,如何才能营造出企业创新必需的环境?
增强创新意识,树立创新信心
企业应该让每一个职工明确树立:“我应该创新”、“我能够创新”、“创新是我的本职工作”、“我不创新,工作就要落后”、“企业不创新,就不能生存”等重要观念。
在企业中,创新意识难以得到强化的首要思想障碍,是职工普遍缺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。同时无知、畏惧、懒惰、过分的谦虚等是造成职工缺乏创新信心的心理原因。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工作。
信心和勇气上的差距可以通过实践来锻炼。“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”,只要敢为,勇于去尝试,就有可能成功。
掌握创新方法,提高创新能力
我们不仅要树立职工创新的意识和信心,还要培养职工创新的思维能力,普及创新的科学方法。
创新能力,一般是指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或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。从营造企业创新的思想和文化氛围的角度,我们重在从宏观上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及科学方法。
如保培养职工的创新性格,以下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。
1.激发职工的主动性。企业各级领导要让职工主动去想,主动去干,主动去挖掘、捕捉、寻找创新点。被动在任何时候都是创新的天敌。
2.鼓励职工的独立性。让职工独立思考,自主参与,敢于发表独到见解,敢于和善于质疑,能在别人不敏感之处敏感,能深入提出若干个“为什么”,不人云亦云,不趋炎附势,要在企业内形成民主探索和讨论的风气。
3.支持职工的实干性。只要想到的,就要去努力做到。这更需企业各级领导的支持,既要为其创造物质条件,又要为其提供精神食粮,使职工能在创新过程中,大胆而谨慎,胜不骄,败不馁。
培养创新兴趣,建立创新机制
要让职工在创新实践中运用,从运用中尝到甜头,提高兴趣,进而能够更自觉地去应用,而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。要想企业创新活动能持续不懈地开展,要想营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创新环境,还得从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这个根本上抓起。
制订创新的目标、规划。打开眼界,拓展企业创新的范围,抓住企业创新重点,寻求大的突破。要把普遍性的创新活动与重点攻关项目结合起来,把系统性和层次性结合起来,既要发展群众参与,又要关照重点人员,力促规划目标的实现。
明确创新的职责。把创新列入企业职工的行为规范,列入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,提出具体的创新要求和考核办法。
分层次制定创新激励政策和奖励办法。如按班组、分厂、管理部门、公司几个层次进行奖励;所有的激励和奖励都需要注意及时兑现,尽量马上奖或当月奖,当季奖,当年奖,促使职工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,不断增加创新的动力。
营造企业创新的优良环境,是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的必由之路。企业文化、企业精神建设等要把营造企业创新环境,培养职工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。
3M虽然公司是大型的,但由于坚持了其“开拓创新”的企业精神,在经营中却是十分灵活。3M公司的“开拓创新”精神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公司产品达5万种以上,每年都向社会提供100种新产品,已有40多个分部,每年都要成立一些新分部。
提倡员工勇于革新。只要是发明新产品,不会受到上级任何干预。同是,允许有失败,鼓励员工坚持到底。公司宗旨中明确提出:决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产品的设想。在公司上下努力养成以自主、革新、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。
组织结构上采取不断分化新分部的分散经营形式,而不沿用一般的矩阵型组织结构。组织新事业开拓组或项目工作组,人员来自各个专业,且全是自愿。
提供经营保证和按酬创新,只要谁有新主意,他可以在公司任何一个分部求助资金。新产品搞出来了,不仅是薪金,还包括晋升。
比如开始创新时是一位基础工程师,当他创造的产品进入市场,他就变成了一位产品工程师,当产品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,他的职称、薪金都变了。当销售额达到2000万美元时,他已成了“产品系列工程经理”。在达到5000万美元时,就成立一个独立产品部门,他也成了部门的开发经理。
3M公司的“创新环境”使其员工们的工作成绩斐然。公司除要求员工履行规章制度外,从不干涉员工的工作环境,便利贴是3M公司的一大突破性的新产品,其发明者度佛若不是在3M公司效力,恐怕这一新产品早被扔到了垃圾篓里。公司上司从不干涉他花多少时间去研制便利贴,因为席佛从没把正事耽搁过。
的主要产品是思高牌胶带系列产品,有透明胶带、不透明胶带、电线胶带、纸尿布胶带、手术胶带等等。置身于这种环境,要想做一张不需要用胶带来粘的纸,简直是挡了公司的财路。但即使这样,公司仍鼓励员工有所发明,席佛一直在寻寻觅觅,只想把其发明的粘剂尽快找到商业用途。这种粘剂特点是如果把它喷在某物表面,再按上一张纸片,等纸片拉起来时,可能会连所有的黏剂一起拉起,也可能拉不起半点黏剂。它会“偏好”两种表面中的一种,但又不会牢牢地粘在任何表面上。每当3M内部出现不同的产品改良方向时,公司都会让一些人循此方向追踪上去,就算辛苦改良了半天,只稍稍提升了一点利润,公司也会勉励大家再接再厉。
《福布斯》杂志曾说,3M有个简单的经营原则:“任何市场、任何成品都不嫌小,只要有适当的组织,无数小产品就会像大产品一样有利可图。最重要的是3M管理阶层相信,积沙成塔,聚流成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