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精神除此以上几种主要类型之外,还有其他类型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企业精神,但并不排斥其他类型企业精神的渗透,往往是以一种企业精神为主,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。企业精神不是自发的,也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,而是企业有意识树立的。树立企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也并非某一个部门的努力可以奏效,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,变企业精神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,更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艰苦工作。
具体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:确立共同目标,发挥楷模力量,重视舆论宣传,搞好制度建设,利用文化环境等。
途径1:确立共同目标
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方向。共同目标是指用企业的大目标融合职工的小目标,使个人的想往与企业的追求内化,从而产生价值共识。这是树立企业精神的首要条件。只有目标一致,才会激励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精神而自觉行动,不管企业内人际互动的情况怎样变化,在共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都能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,为共同目标相互适应。
途径2:发挥楷模力量
楷模力量指两个方面,一是企业领导者的垂范;二是企业中“英雄人物”的启迪。领导者的垂范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关键。企业精神,既要靠领导者的倡导,又要靠领导者做表率。而“英雄人物”不仅使企业精神人格化,同时能更具有可信性和感召力。
途径3:重视舆论宣传
舆论宣传是一种文化传播,是企业精神不断被传送、强化和人们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。企业应该凭借各种媒介方式,对内进行“精神灌输”,对外可以“喧声夺人”,从而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环境。如厂徽、厂旗等文字表达或图案设计;各种大众传播的广告宣传;自演自编各类文娱活动等。
途径4:搞好制度建设
制度建设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根本保证。因为必要的制度,可以遏制与企业精神相悖的行为,消除影响企业精神形成的各种因素。同时,企业精神所倡导的一系列行为准则,必须靠制度去保证实现,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,并使企业精神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。
途径5:利用文化环境
文化环境,包括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。利用文化环境,实际上就是利用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,即指文化环境在人心理上自然谱写的一种情调,或一种潜意识的认知。